党委宣传部、学工部消息 丹枫生白露,渐知秋色美。9月5日至6日,天津师大迎来9307名新生。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即将开启新的求知旅程,将“勤奋严谨、自树树人”的校训精神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续写天津师大人的使命与荣光。
![](/__local/A/29/76/052215167F0111E2617D70C717F_1D17CEC0_1B526.jpg)
![](/__local/8/92/C1/48FB2E9E41A449D486EE8F68192_68C0A57A_1CFB9.jpg)
![](/__local/4/F6/0A/E6ABFABD1CBBF80CC2DE4EC7F9E_AABAE0F5_1DC9E.jpg)
![](/__local/F/CB/39/C3CF8A2DE5158B025C7BAE4741A_4FF1010D_25146.jpg)
![](/__local/3/E8/54/7C9F371A81B2FA63769F024ECAB_162E6CEF_26B2F.jpg)
“秋天的第一份惊喜,便是在天师大遇见你”“接过你的行李,告诉你未来可期”“在最好的时代,迎接最好的你们”……清晨的师大校园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,热情洋溢的欢迎标语、精心布置的迎新点位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![](/__local/8/4F/8D/5D015A770DDEA734408608B5F86_71301A10_240EE.jpg)
![](/__local/3/21/26/9D869DBF14517AA9395718AA2F4_AE26BDED_27787.jpg)
相关部门、各学部(院)负责老师和志愿者们早早就位,用最充足的准备和最灿烂的笑容欢迎2024级新同学。
![](/__local/B/B9/39/71ABCF1EC77F5EC53630AE162A1_E113919C_1DC4A.jpg)
校长巩金龙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及亲友,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。“从哪个城市来的天津?”“气候和饮食能否习惯?”“有任何困难,及时和老师们沟通”……在与新生及家长的交谈中,巩金龙亲切询问报到是否顺利、入校适应情况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,表示学校将竭尽全力为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航;同时,勉励同学们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珍惜宝贵时光,勇于探索未知,不断挑战自我,努力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担当、有作为的时代新青年。
校党委副书记陈泮成,学校办公室、党委学工部、党委安全工作部主要负责同志陪同参加慰问活动。
新生大数据显示,今年学校迎来了9307位新师大人,其中博士研究生:187名,硕士研究生:2434名,本科生:6686名,男女比例是1:2.3。年龄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09年,只有15岁。萌新中还有905位小伙伴来自36个少数民族。在新生姓氏榜中“王张李”三种姓氏位列前三位,全体新生中,有379位同名同姓的小萌新,其中,叫王静、刘畅、陈卓、张涵、张馨予的最多,还有134位小萌新携带着独一无二的姓氏来到了学校。
“是老师在迷惘的青春岁月指引我前进的方向,带领我徜徉知识之海。我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所以我坚定地选择了天津师大,这里为我们修筑了抵达梦想彼岸的桥梁。”文学院2024级新生胡砾丹表示。
“在师大这个崭新的舞台,你能力突出、自信满满,无论是在讲台上、竞赛场上,或许是站在领奖台上,你的脸上都挂着微笑,你可以因为没有辜负自己的初心,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而感到无比自豪。”外国语学院2024级新生陈婧在写给四年后自己的一句话中说道。
热爱是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新生孟镇涛表示,纵观中华文明的起源、形成、发展的历史,统一性始终是主旋律,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,具有深厚坚实的文化基础。见历史长河之浑厚,这是我选择历史学的初衷。将利用好四年时光,扎实学识、提升能力,怀揣热忱之心大胆追梦。
“来到师大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对于未来的自己,我满怀期待。相信我能永葆初心本色,践行使命担当,赤诚善良,在热爱的法学道路上敬畏底线、行有所止,并坚定地走下去。”法学院2024级新生张一平说。
良田沃土出壮苗。“天津师大是培养教师的摇篮,在这里,我将为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‘四有’好老师而不懈努力,希望四年后能得偿所愿。”化学学院2024级新生陈一鸣笑着说。
![](/__local/1/2B/D3/EA8FCD95BF9352D051FC9AB2A32_CDB6253F_1BADC.jpg)
![](/__local/1/43/1B/B302137045259EE79DE47593488_06B3EC4C_14862.jpg)
![](/__local/4/8E/C4/355E81B3E7C954B465858075EC9_DC54431F_13BE2.jpg)
![](/__local/C/56/FA/1D0AE0F4AE203965DBB36AC709B_4357019F_149F3.jpg)
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,学校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、天津站、天津西站、天津南站安排迎新接站,带队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热情等候新生们的到来。校园内设置新生接待引导处和咨询服务站。 志愿者们和工作人员耐心为新生提供引导、答疑等服务,让新生和家长更便捷办理报到手续,更深入了解学校环境。
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,设计了充满创意的迎新活动,用真诚与热情让新生们感受到浓浓的校园特色与文化氛围。
![](/__local/2/BA/A0/0FD6FA94D70BA7E0CBDA9554BDF_5A0C2E9A_196F9.jpg)
![](/__local/E/E0/9B/7FABF6BE6290B9F191AB1086CA6_12E796C0_2F616.jpg)
![](/__local/B/E5/81/66EC6B7795CBC8C989DEDCF56A3_8FFF3111_18B65.jpg)
![](/__local/0/5B/C5/2A88A54A39F6129D802DA211482_EE07E5A0_168E4.png)
![](/__local/7/8A/F4/E22324F97916BB7A3154DD3FD02_90B7F7C0_2DE0D.jpg)
![](/__local/8/77/A8/4ADAABA593FD395778C584268CD_B562CC32_1BA14.jpg)
![](/__local/B/66/76/F308DB6B7ED53CED1685D63F648_BDB84530_14A4A.jpg)
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新现场开展“青春接力·大学启航”活动,一本《共产党宣言》点亮信仰航标,一份院长寄语凝聚航程期望,一张好书推荐卡指引求学航向;体育科学学院非遗传习学生擎起8米多高的非遗项目“宫前中幡”欢迎2024级新生;畅通家校联动,经济学院举办新生家长会,助力学子开启美丽大学新生活;美术与设计学院在“钢笔尖”构建绘画“平行时空”,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美育氛围,实现半边街景半边空,以景画合一迎接新生的到来;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新生共同按下手印,点亮“量子枝繁树”,一起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;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使用AI生成式大模型建立“计”问“计”答交互平台,新生在报到时能够通过平台一键问答,即时了解校园生活最新信息和学院基本情况,帮助新生迅速融入大学生活;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专门设置国际学生报到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,实现来华学习生活手续流程化办理……
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”。学校继续以“奖贷助勤补免+绿色通道”等多元混合资助形式,有力保障每个师大学子在校安心学习。
为了让所有新生和家长感受到天津师大的热情与关怀,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与信心。学校办公室、安全工作部、教务处、研究生院、国际交流处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办公室、财务处、后勤处、校团委等部门提前谋划、通力协作、细化任务、紧密配合,高效平稳有序完成了迎新服务保障工作。
向下扎根,向上开花。希望每一位新师大人在这片热土,仰望星空、脚踏实地、笃行不怠,将个人成长根植于国家与时代的进步之中,潜心书写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照片由学生工作部和各学院提供
编辑:张立新